
映日荷花别样红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07-23 13: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议重拍《女儿红》□严永良“摇起了乌篷船,顺水又顺风,你十八岁的脸上像映日荷花别样红。穿过了青石巷,点起了红灯笼,你十八年的等待是纯真的笑容。斟满了女儿红,情总是那样浓,十八里的长亭再不必长相送。掀起你的红盖头,看满堂烛影摇红,十八年的相思尽在不言中。九九女儿红,埋藏了十八个冬,九九女儿红,酿一个十八年的梦。九九女儿红,洒向那南北西东。九九女儿红,永远醉在我心中!”这是上世纪九十
映日荷花别样红
【概要描述】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议重拍《女儿红》□严永良“摇起了乌篷船,顺水又顺风,你十八岁的脸上像映日荷花别样红。穿过了青石巷,点起了红灯笼,你十八年的等待是纯真的笑容。斟满了女儿红,情总是那样浓,十八里的长亭再不必长相送。掀起你的红盖头,看满堂烛影摇红,十八年的相思尽在不言中。九九女儿红,埋藏了十八个冬,九九女儿红,酿一个十八年的梦。九九女儿红,洒向那南北西东。九九女儿红,永远醉在我心中!”这是上世纪九十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0-07-23 13:28
- 访问量: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小议重拍《女儿红》 □严永良 “摇起了乌篷船,顺水又顺风,你十八岁的脸上像映日荷花别样红。穿过了青石巷,点起了红灯笼,你十八年的等待是纯真的笑容。斟满了女儿红,情总是那样浓,十八里的长亭再不必长相送。掀起你的红盖头,看满堂烛影摇红,十八年的相思尽在不言中。九九女儿红,埋藏了十八个冬,九九女儿红,酿一个十八年的梦。九九女儿红,洒向那南北西东。九九女儿红,永远醉在我心中!”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曾风靡一时的歌曲《九九女儿红》的歌词。乌蓬船、青石巷、红灯笼,还有一位“脸像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八岁姑娘,更还有那红盖头和满堂的烛影摇红。何等的古典、朴实,何等的诗意、浪漫,何等的抒情、舒畅,实力歌手陈少华更以他醇厚、深沉的歌喉将它演绎得韵味十足、甜美无比,以至于人们争相传唱,以宣泄心中的无限向往。 然而,这首好听的歌原来与电影《女儿红》无关。 十多年前,由大导演谢晋的儿子谢衍执导拍摄了以我们的女儿红酒酿造历史为背景,藉一坛女儿红酒,带出一家三代女性遭遇的电影《女儿红》。如今,电影《女儿红》恐已为人们淡忘。这,是否因为年代久远了,或者跟《九九女儿红》这首好听的歌与之的无关有关? 当利用电影电视的传播效应发展旅游业无可怀疑地成为各地做法的今天,我想到了我们该不该重拍《女儿红》,以让我们的“女儿红”也像映日荷花别样红? 2002年6月,谢导在接受《绍兴晚报》记者时说,湖南一个叫王村的小村,当年那可是一个老少边穷都可沾上的小村,因为电影《芙蓉镇》,现在已成了一个很大很热闹的镇,一个镇的经济实力超过了一个县。一部电影带动一方旅游,一防旅游带动一方经济,这样的例子很多哦! 因为如此,所以重拍之作很多,比如《小兵张嘎》、《沙家浜》,比如《铁道游击队》、《51号兵站》等等。重拍之作往往是经典的,或者说应当是经典的,而经典的作品总是更引人眼球从而更具有传播效应的。 《女儿红》应当属于经典的。 “女儿红”作为酒类,是物质的;但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也是精神的。文化喝酒,酒喝文化。就说当年谢安在东山隐居时天天喝这“女儿红”,谢玄喝了这“女儿红”指挥作战取得“淝水大捷”,到了上虞不喝点女儿红酒就是没到过上虞,孝顺的晚辈一定会买几瓶女儿红酒去孝敬长辈的云云,醉翻他们! “女儿红”是我们可打的一张“人无我有”的文化牌,也是我们可打的一张“人有我优”的经济牌,“女儿红”能够成为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重拍电影《女儿红》,或将之改拍成电视连续剧,用镜头语言展现上虞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风味特产,将会是一件很有文化意义和商业价值的事。 愿我们宣传文化界的精英和热心人士玉成其事吧!